背景介绍
苯乙烯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塑料材料与制品的化学物质,尤其在欧盟被允许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
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苯乙烯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类致癌物)。随后,欧盟委员会(EC)请求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重新评估苯乙烯的口服暴露后基因毒性。
在2020年发布的意见中,EFSA指出关于苯乙烯口服暴露是否具有基因毒性仍存在不确定性,并建议进一步数据支持以确认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使用安全性。
重新评估要求与范围
2023年,欧盟委员会再次委托EFSA评估苯乙烯在以下两方面的安全性:
- 口服暴露后是否具有基因毒性;
- 在特定迁移限(SML)为40 µg/kg 食品的条件下使用是否安全。
EFSA的评估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次评估中,EFSA采用了“证据权重评估法(Weight-of-Evidence Approach)”,整合多项研究数据并充分考虑人类与啮齿动物之间的差异,解决早期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主要数据来源包括:
- 美国苯乙烯信息与研究中心(SIRC)提交的数据;
- 2018年1月至2024年10月的系统性文献回顾;
- IARC 2019年单行本中收录的研究资料。
评估内容覆盖:
- 啮齿动物体内基因毒性研究的可靠性与相关性;
- 苯乙烯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毒代动力学)特征;
- 人类暴露水平及相关影响。
评估结果与结论
- 未发现科学证据显示苯乙烯在啮齿动物口服暴露后具有体内基因毒性;
- 毒代动力学数据显示:人类对苯乙烯的反应比啮齿动物更不敏感;
根据EFSA 2021年指导原则,若一物质不具有基因毒性,则特定迁移限(SML)为50 µg/kg 以下不构成健康风险。因此,EFSA认为在SML 40 µg/kg的条件下使用苯乙烯作为食品接触材料成分是安全的。